International
简体中文 English 繁體中文 Deutsch Corsu guarani Hausa Cymraeg Nederlands 日本語 गोंगेन हें नांव Aymara Français Kreyòl ayisyen čeština ʻŌlelo Hawaiʻi डोग्रिड ने दी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ภาษาไทย հայերեն فارسی Hmoob ދިވެހި भोजपुरी Türkçe हिंदी беларускі български tur Gaeilge ગુજરાતી Magyar eesti keel بالعربية বাংলা Azərbaycan Português Suid-Afrikaanse Dutch taal کوردی-سۆرانی Ελληνικά español Frysk dansk አማርኛ Bamanankan euskara Italiano Tiếng Việt 한어 অসমীয়া català Suomalainen Eʋegbe Hrvatski Cebuano Gàidhlig na h-Alba bosanski galego发表于《自然·光子学》期刊上的一篇文章中,哥本哈根的科学家们,介绍了他们通过单个光子芯片 / 光纤线缆创下的数据传输新纪录。报道指出,丹麦技术大学(DTU)的一支研究团队,在硅光子学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 达成了前所未有的 1.84 PB/s 数据传输速率。
新研究使用单根光纤线缆作为传输通道
这篇由 Asbjørn Arvad Jørgensen 及其同事撰写的论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使用芯片级“微梳环形谐振器源”来开展每秒千万比特的数据传输。
具体说来是,科学家们使用了连接到 37 芯光缆上的单个光子芯片(芯片级光源),并在 7.9 公里的距离上开展了上述 1.84 petabits/s 的极速数据传输。
欧洲研究人员通过将数据流划分为 37 个部分,从而实现了基于光缆的这一创纪录数据传输速率 —— 大约相当于全球单日互联网数据流量的两倍。
之后这些通道上的每一个,都通过“频率梳”切割成 223 个数据块、并以电磁频谱中的不同频率来表示。这样一来,数据可在不同频率上同时传输而不受干扰。
而在通讯处理的底层,我们可借助所有通道来传递“虚拟数据”。接着测量每一个通道的输出,以确保数据已实际发出、并可恢复成最初的样式。
据 Jørgensen 所述,这套实验装置中包括了一个连续发射的激光器、分频器、以及单独的数据编码输出流设备。更棒的是,所有这些都可集成到单个芯片中,让硅光子学的承诺更加接近于现实。